辞赋相关论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服务于大众传播的现代报刊在国内兴起,不但刊发全球热点、新闻论评、社会万象,亦登载了不少辞赋撰作。相对于传统辞......
西汉后期是汉代文学与文化转向的关键时期,扬雄是此期转向的代表人物。以扬雄的述作经历为线索,可以透视其人生轨迹与知识结构、价值......
宋玉,在后世文人的眼中是多面的。他软弱,因为他没有“九死未悔”的气魄,也没有直言死谏的决心,胆小怕事、没有骨气是他的标签;但......
牲畜肉在赋中常被置于"鄙"处.《楚辞》和汉大赋中,肉食也曾被褒扬,但在《七发》中已被明确否定.而通过猎狩获取的肉类,常与男性勇......
摘要:《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传世之作,作者以类似连环画的长卷形式分三个部分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之间真挚而纯洁的爱情故事。青年插画......
朝鲜李朝前期是指从1392年李氏朝鲜王朝建立至仁祖朝(1623-1649),大致与我国明朝同时。此时是古代朝鲜汉文赋创作的繁盛阶段,现留存2......
“试观一十九行,胜读二十四史。”对着十九道的棋盘,人们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手谈一局,便是一次修身养性。数千年来,围棋早已超越了单纯......
西汉的汉成帝有个叫班婕(jie)妤(yu)的妃子。婕妤是汉代宫中的女官名,在当时,是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嫔(pin)妃。因为班婕妤的原名已不可知,人们......
摘要:古诗文教学要重视课堂诵读,要让学生尝试吟咏。教师要勇于率先示范诵读、读讲结合;进而让学生模仿着读,最后能够诵读。诵读有助于......
摘 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汉大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文人学者的重视。汉大赋是汉朝的文学主流形式,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新的整......
摘 要: 宋玉是我国先秦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他的辞赋作品尤其著称于世,在人物塑造,写作手法,主题旨趣等各个方面对后世文学影响深......
《中国辞赋理论通史》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国辞赋理论综述”,首先从源头上辨析“赋体”这一文体概念,并对古代的辞赋理......
【摘要】清代著名作家纳兰性德以诗词闻名,历来学界专注对纳兰的诗词研究,而忽视了其赋作研究。纳兰性德现存五篇赋,其中两篇咏物赋尚......
3月28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编辑委员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第四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中的140篇作品进行终......
摘 要:汉初黄老之学盛行,道家的清静无为影响着士人的观念与追求。从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中可以看到道家万物......
主管单位:南充市高坪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南充市高坪区作家协会 朱涛 ZHUTAO 《高坪文学》编辑部副主任。祖籍广安。《......
昨夜梦惊魂,频发凶信,瘟疫仍将故乡困。大街小告,尽是忧烦阴影。一丝愁绪起,心寒忿。 遥望淙城,远山近岭,应是繁花叶枝嫩。断肠千里,......
辞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体式,源远流长。从本质上讲,它应是诗与散文结合的衍生体。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诸子短赋,楚辞骚赋,直到汉代,因......
[摘要]唐代律赋体制因素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却“以雅正为宗”外,还存在着另一范畴——“丽”。作为“小赋”的本体特性,唐律......
内省很早就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种修养方式。如《易·乾卦》第三爻爻辞即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箴劝。其后,这一方式在先......
曹植(192—232)字子建,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感情浓烈,文采华美,是六朝时期举世公认的文学高峰,被誉为“建安之杰”。他性格热情,待人......
陶渊明,历来是隐士的代表,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每当提及陶渊明我们总是轻易想到“五柳先生”“桃花源”“归园田居”等字眼,都知道......
自南朝时萧统《文选》开选“赋”(或称“选赋”)之风,历代赋选继出不穷,至明清两代尤盛,然皆属古典选赋范畴;迨至上世纪瞿蜕园编《汉魏......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①及辞赋②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③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④,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去年十月在贵阳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辞赋学研讨会开幕式上,全国赋学会顾问赵逵夫教授致辞时,特别提到马积高先生主编的《历代辞赋总汇》......
内容提要 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刘勰区分了比义和比体,扬比义、贬比体。此种论述与汉代经 学的比兴论不同,比、兴均为诗之六义,不存......
内容摘要:每种文学的产生与发展都会带有时代的痕迹,汉赋也不例外。两汉交替之际辞赋创作呈现出的散体大赋——抒情小赋——大赋小赋......
摘 要:“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诗名极盛,其散文成就也很高。其中《闲情赋》 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篇,它是陶集中唯一一篇涉及男女......
摘 要:对于辞、赋、骚三种文体,根据《文心雕龙》和《昭明文选》的对比可知刘勰与萧统对于同一文体的不同认识。刘勰虽没有将辞或骚......
一 自屈原创作《離骚》,宋玉转而叙物,以赋命篇,开启汉赋,大赋就成为汉代文章的主导。班固《两都赋序》说: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马积高教授所著的《赋史》,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问世,作者积多年致力于赋史研究之功,全面地占有资料,因而,能够对赋史这浩浩渺渺的九......